首页 >> 科技 >> 二十五、六岁的硕士毕业生工资大概有多少钱?和本科毕业生比较有什么差别?

二十五、六岁的硕士毕业生工资大概有多少钱?和本科毕业生比较有什么差别?

2024-01-09 科技

二十五、六岁的硕士毕业生工资大概有多少钱?和本科毕业生比较有什么差别?

本人女,今年27岁。地处东部某沿海省会城市。硕士期间做兼职,最多时候拿过时薪400,日薪1600,月薪10000+。现在硕士毕业,“成功”地过回了月薪4000出头的日子。谈一下我的经历吧。大概分为三个阶段。一、本科待毕业及毕业后本科是普通一本学校,地处某三四线旅游城市,国贸专业,辅修英语,16年6月毕业。毕业那年专心跨专业考研,目标北京学校,首战失败。然后就开始了艰难的找工作之路。实话实说,我本科期间成绩不错,各种活动参加很多,奖学金也没少拿。但是也许是受城市限制,也许是那时候视野太窄,自己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和规划,找工作似乎真的很难。第一次找工作始于16年初,考研刚刚结束。等待笔试成绩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所以我就想先去找找实习。第一次去实习的地方是“跟谁学”在我们省会的加盟公司。“跟谁学”是陈老师创办的线上学习网站,那个时候,看起来还是规模很大的公司。但是,后来才懂那个时候的天真。公司当时一共6名左右员工,三名实习生,两位负责人,还有一个记不清是做什么了。实习生的工作,大概就是每天去学校门口发传单,宣传网站。还有在线上编辑发布与网站合作的在线教师信息。我最后大概没有拿到收入,因为在大雪天里让加班到8点半,还不管晚饭,我一星期之后就辞职了。第二次工作是在16年的4月,考研复试之后。前面的三个月经历了胳膊摔伤,银行考试失利(印象里,莱商银行进了面,中国银行进了面,后来都被刷掉了)。这次工作的地方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当地线上创业公司,公司做的是销售,包括化妆品、护肤品等等。我的工作是编辑微信朋友圈,包装销售商。工作时长一个月,月收入3200。我选择这份工作的初衷是想从事文案编辑和策划类的工作。因为大学期间参加过大学生通讯社,有过许多写稿经历,自认为文字功底还可以。后来发现,公司的员工大部分是大专生,周围只有我一个本科生,似乎工作环境不是那么“优秀”。更因为,公司的销售的某些产品让我有点尴尬。作为一个没有什么恋爱经历的小白兔,要以已婚妇女和中年大口吻去写一些“产品使用感受”,着实有点为难。但也是那个经历让我知道,朋友圈里那些产品体验都是包装,都是骗人的。印象特别深的一件事是,快到一个月的时候我去辞职,理由是我要去上海。HR跟我说,“小姑娘在这里挺好的,现在赚3000多,等到27、28岁,可以赚到4000-4500,生活的也挺好。”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把这话当做笑话,因为没到27我的收入早就超过了她给我估计的数字。那时的我,可能绝对不会想到,27的我,真的月薪4000多了。当然,这是后话了。这次工作给我的最大收获是,我用工作中收集的数据完成了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而且还拿了一个省优秀论文。第三次工作是在毕业之后。找到这份工作是在拿到书之前,HR给我发了很正式的录用offer,确定了薪资和岗位。我选择这家公司的一个原因是,一个阿姨曾介绍我去海尔(销售门店)还有一个本市很大的外贸公司面试,但是两个HR都本着非常人道的态度告诉我,“你的英语很好,但是做销售可能就用不上了,有点可惜。”因为这个原因,我决定了要从事英语相关工作,并且二战考研。我大学之后的原则就是,能自己赚钱就坚决不花父母的钱。因此,二战也要先工作一段时间再说。这次工作的公司是一家被微软孵化器项目扶持过的科技型创业公司。公司由几个归国博士创立,做的是一个连接国内外旅游的产品。老总说产品已经打磨了好多年,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全面铺开上线。至于现在到底上线没有,我也不知道,反正我还没听说。我在这里公司做的是旅游产品的文案编辑与翻译。同时也会做很多图片和视频编辑工作。具体来说,就是从国内已经成熟的OTA上扒拉内容,翻译成英文。还有从猫途鹰等网站上扒拉英文,翻成中文。这家公司的员工也不多,老总+人力+技术+编辑大概15人左右。老总说我们还有北京和上海的分公司,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了。我很感谢这家公司的一件事情是它对员工的工作把控很严,质量要求很高。文案内容格式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小到标点符合和字体,也会有严格的审核,这也帮我养成了很好的习惯。入职在六月底,辞职在九月底。离开的原因有二。一是我跟自己约定的三个月时间到了,要准备回去考研了。二是老总曾经的一句话让我有点心寒。某次加班到8点多的时候,公司订了外卖。一个怀孕同事老公来接她,老总说了句“××回家吃好吃的吧,就别在这吃了。”我一直认为,毕业生能去大公司就去大公司,坚决不要去小公司和创业型公司,因为资源的缺乏,很容易让人特别小家子气。二、硕士期间辞职考研之后,成功地在第二年考取了翻译硕士。虽然因为一些家庭原因,没有去到自己最想去的城市,但还是满足的。考研之后,也没有停下工作的脚步。读研之后的工作基本都是兼职,但是也许是离开了那个旅游城市回到了省会,也许是渐渐有了自己的方向,研究生期间,赚钱似乎没有那么难了。16年考研笔试结束,17年元旦到来之前,我确定了可以入职新东方一对一部门。选择这个工作是因为有了上次研究生复试失利的经验,我觉得自己该正儿八经地练练口语了。虽然后来事实证明,我想错了。教英语并不一定经常说英语。关于新东方的工作经历,我不想再长篇大论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下我另一篇关于《你在辅导班当过教师吗?来说说心得吧》的回答。读研期间的第二个工作,就是各种活动的翻译兼职。比如展会的陪同,可能一天200-300不等;稍好一点的机会,跟着老师去做活动上做交传或者同传,工资可以超乎想象,具体看老师分你多少。当然,学习最重要。三、硕士毕业后硕士毕业赶在了20年的疫情期间,于是,错过了19年秋招的同学,找工作变得异常艰难。有过了这么多这么多年的磕磕绊绊,目标逐渐清晰。我自己的规划是要么在教育行业,要么做翻译。城市也固定在了家乡城市。六月份之前没着急过,一边在家改论文,一边兼职上网课。六七八三个月出门了,还是兼职上课。同时准备各种各样的考试。包括教师编制考试,事业编制考试,公务员考试。七八月份基本一周末一考试的节奏。最后的选择,也是机缘巧合,选择了稳定,也就告别了高薪。如果让我总结一下研究生毕业和本科毕业之后的差别,大概就是,随着长大,随着阅历的丰富,一个人会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自己坚持的道路上,不再计较太多的得失,无论工资多少,都能更好地坚持。

彩色的辩子

本科和专科一字之差,但学历天壤之别,三本院校和专科如何抉择?

竟然知道有天壤之别,所以还是建议选择本科,先不说能力问题,出来工作很多公司的面试要求和学历是直接挂钩的,达不到本科学历,直接拒之门外,所以本科学历还是会有更多的机会机遇~

爱美啊食

大专生怎么样在大专这三年不迷茫?有什么事值得做?

1:利用这三年多探索自我,兴趣、能力、价值观2:学业上有什么规划,是否要考本甚至考研,如果有这样的打算,那就提前准备,如果不知道要准备什么,可以向已经参加的学长请教。3:多尝试,保持好奇心,职业有什么期待,将来准备往哪个行业,自己的兴趣在哪里,那些行业有什么样的要求,在学校期间怎么去积累将来岗位需要的能力要求。

七色圈

为什么有些人对专科生存在偏见,专科生真的那么差吗?

与其说是偏见,不如说是自己能力不行。你把别人对你加的限制说成是“偏见”,那我们不妨从两个角度去思考。(本文从自我和他人两大点去思考看看是不是偏见)1不妨换过来思考,你成为了他(企业),他成为了你(专科)他拥有巨大的市场,广阔的资源,拥有绝对优势地位的选择权,这个时候他有10万个可以选择的对象,但是需求只有10个,这个时候你说他要不要“挑”?要不要?你问问你自己。他既然要挑,而且还要挑“好的”,物超所值的,这个符合人的趋利避害本性,根本不是什么不合情理的事情。既然合乎情理,最快的方法是什么?肯定就是从学校来分档次,因为所受教育不同,所以教出来的学生,技能专业程度差别很大,这个完全不需要质疑。你要质疑也可以,你高考考多少分?别人211985考多少分?自己为什么上的专科,自己难道不清楚吗?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你对专业知识掌握就这样了,所以你读了专科学校。毕了业得到了不同等的“待遇”是完全正常的现象。要是考高分大学生和考低分的大学生得到的待遇完全一样(搞平均主义)那大家还考什么试呢?谁还会有去拼搏呢?直接交白卷就好了。反正待遇是一样的。所以这些并不是社会制度的“残酷”,而是自己被现实一次次打脸,还不知道醒悟,还不知道人生需要比别人多付出努力,才可以有出头之日!脑子里还停留在“我想社会适应我,而不是我适应它”这些愚笨思想上徘徊。把自己的“能力不行”,“没有比别人多付出”,“自己的失败”全都归功于“别人对自己的偏见”。这个真的很可怕,可怕的不是,你现在“待遇不好”,可怕的是自己还不知道醒悟,以后就会跳不出这个“待遇不好”的怪圈。这根本不是什么“偏见”,其实就是自己能力不行,比不过别人。他(企业)现在还不是从你家庭背景分档次,如果你能力很强学校很好,但是就是“家庭出身”不好,企业不想要你,那这个才是“偏见”。好,那么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制度对企业来说非常的合理,可以减少大量筛选时间,直接就可以排除掉,那些不合格的人士。如此这般现实,你是他(企业)你会选择费劲心思从一群基本上来说不符合要求的人,来慢慢挑选微不足道的合格人群吗?完全不会!既然你是他,你都完全不会,又凭什么觉得别人这样做就是“偏见”?所以真正问题的“根”出在自己,出在自己没有认清现实,没有比别人强所以别人淘汰了,根本不是什么别人对你的“偏见”。如此还不知道醒悟,社会对你的“偏见”只会越来越多,原因就是你喜欢从外界找原因,不喜欢从自己找原因。好,第二种角度,我们假定这个条件成立。他们就是对我这个专科生的“偏见”那他们为什么对你有偏见?是不是因为这些(企业)比你强,比你有资本,比你有能力所以“有权”对你有偏见?假如你反过来,比这些企业强,比这些企业有资本和能力,他还敢“瞧不起”你吗?敢吗?你一专科生是不是可以,专升本?本升硕,然后硕升博,然后还是海归博士,是不是都可以有?你都有了,他还会瞧不起你吗?你要是全国顶尖人才这些企业的985211标准,你还会觉得是“偏见”吗?你要是从一专科生先是变成地摊主,然后又是变成小老板,大老板,最后跨国公司总裁,甚至还是各国政治家,各个名校名誉博士,企业他还敢瞧不起你吗?你是不是可以有资本有资格瞧不起它了?你甚至可以挂出苛刻的条件,“我看谁顺眼,就跟谁做生意”“我就是标准,我就是游戏规则”在这些东西实现后,你还会觉得那个所谓的985211标准是“偏见”吗?所以,它本质上不是偏见,而是你自己太弱,在世界上话语权太小,而且还“太看得起自己”,觉得自己很值钱,能力不足野心还不小,自己因为各种原因考了低分,就应该和那些不吃不喝玩命靠高分的人同样的“待遇”,你的这个认识,才是“偏见”!不仅是给自己的“偏见”,而且还是给社会的“偏见”。市面上当集团总裁的有很多都是专科生,甚至不是大学生,他们要是一天到晚觉得这些社会既定规则是“偏见”,那么成立不了大公司,而且马上就会倒闭,这个就是你和同为专科生大老板的本质区别。当你能力不行,野心还不小的时候,你的野心就是个笑话。只不断产生各种各样你认为的“偏见”,最后断的也是自己的路。我说的话很重,为什么要那么重?因为看到太多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年轻人,对自己要求很低,对这个社会要求很高,活在以自己为中心的价值观里“一睡不醒”,他们需要的是被骂,被击打,打疼他们而后自己醒来,去改变这个因为自己能力不行,而导致的持续“困局”。你可以说是自嘲,也可以说是自我批判,但为的这是摆正自己在这个社会原来的定位。当有朝一日,你开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你就对这个世界再也没有“偏见”,有的只剩下“包容”和“改变”。

雨离人憔悴

为什么有些人对专科生存在偏见,专科生真的那么差吗?

这个与公司目前的人力成本的核算与发展有密切关系大家都知道挖一个公司的中高层,是需要很大的成本,这个成本不仅是在薪资成本,还有对于业务熟悉过程的时间成本以及公司隐私保护成本等等。但是,如果培养一个应届毕业生成为管理层,付出的更多是培训成本与试错成本,而这些在公司实际业务中是可以接受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解决,更关键的是收拢的人心,在薪资成本上也一定低于从其他公司挖人的成本。但是,这里有一个小小但致命的bug,如果你投入了成本去培养,但结果不如人意的话,说的不好听,烂泥扶不上墙,是一件进退两难的事情,所以一个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尤为关键。而考上985和211学校的学生,至少从学习能力上来说,已经提前进行了一波筛选,当然,专科里也有很多有非常优秀的人,但可能就需要用更多的方式去展示自己啦

敏敏恋嫁衣

为什么有些人对专科生存在偏见,专科生真的那么差吗?

151感谢邀答。首先注意到题主设定的场景是在单位招聘过程中,出现了针对性选择现象。相信大家都知道,学历只是求职时的敲门砖,也是一个经历过专业技能教育的证明资料。真正进入到职场,很多本科毕业的职场人表现并不比专科毕业的好多少。实际操作上,更多的应该是取决于个体悟性,如果只是卡在学历上,对专科毕业生是不公平的。当然,现阶段的教育体系在升学过程中设置了各种阶梯式等级,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同时在各不同等级的学校、专业中还有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倾斜。等级稍高的本科会有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学习内容,教学更注重理论知识,从基础原理出发,培养目标定位在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全方面人才。专科教学则更注重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更强,培养目标定位在直接适应操作层面的专业人才。题主提到的招聘单位只对985和211毕业的人员有需求,说明他们的岗位可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的,主要是学术层面上,而非临场操作。对此不必过度解读。顺便讲一句,专科毕业也有其长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你可以做的比那些本科生更好!以上仅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留言讨论或点赞鼓励,谢谢!

可爱的我可爱的你

为什么有些人对专科生存在偏见,专科生真的那么差吗?

其实专科也是大学的一种,只是人们习惯性认为不是大学,因为大学生越来越多,所以专科生不被看好,但是在社会上工作能力才是决定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西点西餐,一技之长能够自力更生就是最骄傲的事情,不需要别人是否看得起。

九月画廊

为什么有些人对专科生存在偏见,专科生真的那么差吗?

这话放二十年前,那就不得了,放今天,真的不行,除非你是临床专业,这个专业放今天都还能用,其它专业,兴许真的没人看得起,就连小学教师都要研究生文凭了,就不说专科了。

治肠炎用什么药效果好
先诺欣哪里能买到
必奇蒙脱石散能治口腔溃疡吗
如何快速缓解颈椎痛
如何快速缓解颈椎痛
友情链接